汽车:为什么要把镀锌板换成普通冷轧板


空调业传出一个消息,说占空调成本15%左右的铜,将来会被铝代替。这一技术已在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连接管上应用。这一技术引起了空调业“铜铝”激烈之争。“挺铜派”认为铝管易腐蚀,存在安全隐患,而且维修周期大大缩短。“挺铝派”则表示,新技术已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,而且将降低空调生产成本。
 
  目前,1#铜的价格为6.66-6.68万元/吨,A00铝价1.99万元/吨左右,铜的价格相当于铝价的3.3倍。空调厂商用铝替代铜显然是为了降低成本。具体而言,一台空调需要2根3.5米长的连接管,铜质连接管的成本约100元,铜铝连接管的成本为50元左右,每台空调可以节约成本50元。
 
  目前铜铝接管有企业标准,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,这是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。
 
  早在2003年,一次钢铁行业的会上,家电行业的人士说,家电行业早就不使用冷轧薄板。冷轧薄板每吨价格在6500-6800元之间,热轧卷板在4500元左右,显然也是为了降低成本,使用热轧板并不影响家电的使用性能。
 
  在汽车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,比如为了降低成本,将车身用的钢板由镀锌板改为普通冷轧板,镀锌板的吨价格在7500元左右,比冷轧板价格高出1000元。玻璃、橡胶、塑料等材料也有类似的情况。还有反映,有的车型将四碟刹车改为前盘后鼓。汽车有2万多个零部件,有的零部件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可以差上十倍,所以汽车降低成本的空间太大了。这里的问题是:会不会影响汽车的性能,四碟刹车改前盘后鼓,据说并不影响刹车性能,减少一些昂贵而不大实用的配置,也不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。但是也有的变更引起了质量问题,如去年有的车型曾经出现方向盘“掉渣”的现象,其实就是使用了便宜的原材料,性能没有得到保证。有的变更就不好说了,比如采用镀锌板,就是为了提高车身防腐性能,工艺处理得当,可以保证12年不锈蚀,一般冷轧板是达不到这样效果的。然而中国有多少车能开到12年?所以这样做的影响短时间看不出来。
 
  目前国际上还有一个趋势,就是用更贵的材料来造汽车。宝马、奥迪等公司为了减轻车重,节省油耗,开始采用铝来造车身、车架,用镁来造发动机壳体,也有的公司用镁来造轮毂,塑料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,在赛车上甚至使用昂贵的的碳纤维。
 
  为了减少成本,国内大部分经济型汽车安全配置低,很少配置侧气囊、车轮驱动力控制、电子稳定装置等。根据博世公司统计,中国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(esp)的安装率只有3%,美国已经达到70%。
 
  有人形容汽车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是“复古”,说得好听是采用成熟技术,或者说已经大量普及的技术,可以满足基本的性能要求,而成本很低。06年上半年*的轿车品牌是夏利,今年头两名是桑塔纳和捷达,老产品青春不老,新星却无法替代老牌产品的地位,“掉渣”的时候已经让消费者失望,还是久经考验的老产品来得可靠。
 
  然而,中国的消费者好糊弄,厂家和政府穿一条裤子,欺负消费者不明白,但是到了国外市场,中国汽车就显现原型。外国政府可是和消费者站在一边,厂家就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 
  搞自主品牌是爱国之举,但真正的爱国不是起个中国名字,而是真心爱护中国消费者,真心诚意,真材实料,精益求精,负责到底。中国汽车要成为世界*的汽车工业,就要生产世界*的汽车产品,提供世界*的服务,这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。

相关新闻


实地探访|长三角多地严查货车超载,钢材运费上涨高达60%
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陈一良|浙江、江苏报道 “无锡桥梁侧翻事故”之后,长三角地区交管部门开始进一步严查货车超载问题。与此同时,该地区的钢材运费也明显提高。 先简单回顾下无锡事故:10月10日,国道312无锡段锡港路上的跨桥桥面,因一辆装载热轧钢卷的货车严重超载,导致桥梁发生侧翻,并造成桥下正常行驶的车辆人员伤亡。 一个多月过去,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近日走访长三角地区的多个钢材物流集散地及钢贸


中钢协:10月国内钢价由升转降,钢材需求呈趋缓态势

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(下称“中钢协”)11月18日发布的市场分析,10月,国内市场钢材需求趋缓,钢材价格由升转降。随着天气转冷,后期市场需求还将有所下降,但钢铁产量也将有所减少,市场总体平稳,钢材价格将呈窄幅波动走势。 10月末,中国钢材价格指数(CSPI)为104.34点,环比下降1.75点,降幅为1.65%;同比下降17.38点,降幅为14.28%。从全月情况看,10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


11月19日南钢建筑钢材价格政策调整信息

新干线讯:11月19日,南钢对南京地区建材价格政策调整如下: 螺纹:上调80元,现Φ16-25mmHRB400螺纹钢执行价4120元/吨; 备注:12mm螺加120元、14mm加30元、28mm、32mm加50元、抗震加40元、核电螺纹加50元。 以上调整均为含税,自2019年11月19日起执行。